現(xiàn)在位置:主頁 > 家居 > 王思聰旗下設計師Filippo Cardella(柯斐勵)專訪:藝術時空下的裂變

王思聰旗下設計師Filippo Cardella(柯斐勵)專訪:藝術時空下的裂變

作者:編輯 ? 時間:2017-07-03 ? 瀏覽:人次

圖片

  本文全部圖片均由 Filippo Cardella 提供

  作為王思聰旗下的設計師,有非常光鮮的履歷以及,那這位低調(diào)卻是十分有才的藝術家背后究竟會有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我們今天就有幸邀請到今天的主角 Filippo Cardella(柯斐勵),著名藝術家、設計師(現(xiàn)為費那度藝術總監(jiān))來和我們探討一下關于藝術的種種有趣的故事。

圖片

  01、聽說您最新創(chuàng)作了一副關于野生動物的壁畫,可以和我們介紹一下嗎?

  是的,這幅最新的壁畫是為野生動物提供的。

  這幅畫最令人驚奇的地方在于人們試圖把它與他們自己的文化參考聯(lián)系起來。

  在中國觀眾看來,就是一個古老的中國古墓或與毒品有關的東西;西方觀眾看來就是外星人,在涂鴉藝術家看來,這就是試著在頂端的藍色抽象的圖形中閱讀字母。

圖片

  02、您的本職是設計師,也是插畫藝術家,是從何時開始對藝術感興趣的呢?

  1998年的某一天,我14歲,無意間來到了城市中的一座廢棄的建筑中,在這里音樂、毒品、政治立場、老派朋克和新生代的交際家和諧共處,但最吸引我的卻是廢棄墻面上的一副涂鴉作品。從那一刻開始,對涂鴉精神的濃厚興趣促使我開始了對這項藝術形式的執(zhí)著探索。

  從那之后,我開始研究涂鴉運動的發(fā)展,并與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見面,并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了對這一極具爭議性的藝術形式批判式的分析。

  03、您的藝術作品都很有沖擊力,特別是探索都市類題材的作品,是什么激發(fā)了您對這項藝術的創(chuàng)作欲呢?

  作為一名設計師以及對世界的強烈好奇心,我開始在全球各個都市游歷、居住、工作,那些城市里有布宜諾斯艾利斯、新加坡、紐約、北京……這些國家大都市的沖擊,激發(fā)了我探索都市生態(tài)下復雜的社會行為及權利動態(tài)的一系列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

  04、您在設計領域涵蓋的范圍非常廣,都有哪些領域呢?您的工作經(jīng)歷是怎樣的?

  工作領域涵蓋廣告、時尚、美術、出版以及展覽設計等多個領域,至今已經(jīng)從事了10年多的相關設計工作。

  我是?1984年3月18日出生于意大利亞比薩,2006年,畢業(yè)于佛羅倫薩工藝美術高等學院。畢業(yè)后在佛羅倫薩擔任平面設計師,5年后,也就是2011年,我去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Furia Studio擔任高級平面設計師。2012年我又到了新加坡的Gallagher & Assiociates Asia,也擔任高級平面設計師。一年后,我去了紐約,做高級自由平面設計師。2015年我才到的北京,在康鉑擔任藝術總監(jiān),1年后去了王思聰投資的贊那度擔任設計總監(jiān)。

  05、在工作生活過的那么多個都市中,您對哪座城市的印象最深刻,為什么?在那里有什么趣聞嗎?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北京,北京這座城市對我來說是一個無盡的靈感來源。我在意大利鄉(xiāng)村長大,那是建在一個被橄欖樹包圍的小山上的一個老粉紅色的房子。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在我眼里是一個探索的異域,這是一個無限的游樂園,在這里,我可以看到一個凝結的人類命運在我眼前徐徐展開。

  06、街頭涂鴉在北京越來越多見,更多的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精神象征,那么您對涂鴉的理解是?

  我認為涂鴉是20世紀最強大和最廣泛的藝術運動,我認為就算不是幾個世紀,也是幾十年來一場盛大的發(fā)明,涂鴉藝術釋放了在文化精英之中被隔離的藝術力量,并將其提供給世界各地多樣化的人群。

圖片

  07、您有什么作品要跟大家分享的嗎,以及作品講述的故事或者是靈感來源 ?

  2016年 4月 30日 - 5月15日,我和Karel Downsbrough共同舉辦了一場北京視覺藝術視頻展,叫“貧民區(qū)的平淡 ”。憂郁通常被定義為不活躍、輕度抑郁、無精打采或停滯狀態(tài)。盡管人類的靈魂對這種致命的平靜狀態(tài)非常熟悉,但喧囂的城市環(huán)境的“宏偉和進步的命運”卻與之背道而馳,北京也不例外?!敦毭駞^(qū)的平淡》講述了一個孤獨的流浪者,最后一個人,在一個中產(chǎn)階級的榮耀與后原子北京的廢墟之間徘徊,尋找自己對生活的不安的答案。

圖片

  2016年6月到7月,我和 Mask、Zato一起舉辦了“拆”北京街頭涂鴉展。

  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大約75%的中國人口將生活在其大都市。從農(nóng)村到城市的漫長而痛苦的遷移過程,以及隨之而來的自然環(huán)境侵蝕,對我來說是同化的,而不是被質(zhì)疑的。我的作品中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懷念自然風景、死花或日落。我工作的不可避免的地方是腐朽的、人造的城市景觀,我無意探索世界的田園風光。

  盡管這座城市是我的棲息地,但街道和蘇聯(lián)式建筑的無限凈額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對所有擁有有限權力或金錢的人來說,城市環(huán)境是他們生活不可改變的因素。有錢有勢的政客、房地產(chǎn)公司、投資者、游說團體是唯一能決定城市天際線命運的人。城市集團是一種人類產(chǎn)品,在中國,民主似乎被完全忽略了,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各地。

  在這種由權力、金錢和具體的破壞分子組成的剛硬的環(huán)境中,就像游擊隊試圖征服他們的街道:一個微弱的抵抗,一個堂吉訶德式的圣戰(zhàn)和一個極端的虛無主義的例子。畫在街道上的作品在被涂漆前的片刻,盡管這種藝術形式的無害性質(zhì)在每個社會作家中都被認為是對國家秩序和繁榮的威脅。破壞公物主義是一種公開的行為,違反了私有財產(chǎn)或公共財產(chǎn)的概念,以及一種適當?shù)臒o政府狀態(tài)。

  拆顯示大量的小藝術品,范圍從攝影、繪畫或現(xiàn)成的對象。生動的色彩、抽象的形狀和毫無意義的宣傳,在這個展覽中被描繪成另一種方式來感知、生活和與我們建造的人造空間互動:城市。

  拆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的概念草圖的顛覆。城市空間——如此之好地反映了我們的社會等級——被這個超現(xiàn)實主義的無政府主義宣言所質(zhì)疑,它是通過汪達爾人的眼睛寫出來的。

圖片

  08、在展覽設計上也有很多不錯的作品,有什么要跟我們分享一下的嗎?

  2016年9月,我和設計師方茜共同完成的裝置藝術-“分解”,由包括大柵欄胡同、建筑在內(nèi)的600多幅照片構成,探討在過去十年間中國都市化的巨變和轉型。近700張傳統(tǒng)的北京胡同的圖片都是在一個新的、垂直的虛構建筑里。

  摩天大樓被認為是利用超級昂貴的住宅分區(qū)的最有效的方式。當代城市發(fā)展垂直挑戰(zhàn)天空。

  頂層公寓成為了一個象征,無情的拆毀和重建從城市地圖上抹去了傳統(tǒng)的家庭和公共空間。城市的擴張和歷史背景的湮滅給了我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它的影響仍然需要被完全理解。

圖片

  2012年1月-4月,參與新加坡“未來的證明”藝術博物館展,這是當時最受關注的一場展覽。展覽展示了新一代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將推動新加坡當代藝術的下一波發(fā)展。未來的證據(jù)顯示,新加坡有26個年輕的本地人才,預示著當代藝術的未來。

圖片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http://www.eatcooks.com/a/jiaji/2017/0703/4946.html上一篇:上一篇:糯米膠
下一篇:下一篇:美倫堡板材全屋同色整裝、開啟一個全新裝修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