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位置:主頁 > 教育 > 金庸先生及其著作,引發(fā)我對若干閱讀問題的思考

金庸先生及其著作,引發(fā)我對若干閱讀問題的思考

作者:編輯 ? 時間:2018-11-16 ? 瀏覽:人次

前晚,正在抱著手機刷微信,忽然金庸先生仙逝的消息在瞬間就刷屏了。雖然我稱不上是武俠迷,更稱不上是金庸迷,但青少年時代,金庸先生的十幾部武俠小說也全都讀過,那是一段特別美好難忘的回憶。

也因為金庸先生和他的著作,引發(fā)了我對若干閱讀問題的思考,今天把這些思考匯總整理寫出來,算作對金庸先生的悼念和致敬。

1

青少年時期,因為家境困窘,也因為學業(yè)壓力等原因,頗有一些“無從致書以觀”的煩惱。很多武俠小說,都是從同學那里蹭來看,匆匆借,匆匆還,很是不解渴。

那時就有一個夢想,等有了錢,有了時間,一定要買一整套金庸的武俠小說來好好看上幾遍。終于上了大學,讀了中文系,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看小說,看小說也成為名正言順的事情。正巧,同學買了一整套三聯(lián)出版社出版的《金庸全集》,于是終于逮著機會,可以借來慢慢看了。

但讀起來的感覺卻和初高中時有所不同,不能完全沉浸其中了。總會在讀到某一部分,忽然覺得在邏輯事理上有一些bug,影響了閱讀的愉悅感。

原來金庸先生的小說最初是報紙連載,常常要依據(jù)讀者的反饋有一些臨時的變動,難免會因為整體構思不足,在某些地方有一點邏輯事理不那么順暢,但這些問題在青少年閱讀時卻不會特別注意到。

這樣一個閱讀體驗的變化,讓我意識到,不同的文學樣式,都有它自己特定的黃金時代。詩有詩的黃金時代,詞有詞的黃金時代。武俠小說也有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

而對于讀者個體而言,也一定有閱讀某一種文體的黃金時段。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段,再想找機會彌補就來不及,就找不到當初的感覺了。同樣是閱讀童話,成人和兒童的感覺一定截然不同。

如果條件許可,最好不要錯過那些特定的閱讀某一種文體的黃金年齡,當然,也不要試圖跨越這個階段。

2

在我還是學生時,讀武俠小說,會被大人們視為不好好學習,不務正業(yè)的表現(xiàn)。教材中也絕不會出現(xiàn)武俠小說。但在新世紀之初,金庸的武俠小說被節(jié)選到了教材之中,成為課堂上大家一起學習的文本了。

再后來,還有一些地方或者學校,把諸如《射雕英雄傳》等武俠小說,作為必讀書目推薦給學生了。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變化。

但在這個變化背后,也有不變的東西,那就是很多家長和老師依然覺得讀武俠小說不入流,是不務正業(yè)。學生依然要把武俠小說偷偷地藏在桌子下面看,一旦被老師發(fā)現(xiàn),輕則挨上一頓批評,重則那本書就要被沒收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教材中出現(xiàn)的名著,《課標》中規(guī)定的名著,中高考明確要考的名著,雖然家長給孩子買了放在書桌上,老師也在課堂上想盡一切辦法導讀,但仍舊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此提不起興趣。這又是怎么回事?

其實金庸的這些小說,完全不必非要進入教材,進入推薦書目甚至必讀書目,只要不禁止,自然會有學生愿意花時間去讀。

反而是那些推薦的或者考試中規(guī)定要考查的所謂名著,需要我們老師多花一點時間,多琢磨一下,學生不愛讀的原因是什么。是名著本身難度太大?還是與時代脫節(jié)?亦或是學生閱讀時間不夠……

我個人的判斷是用考試去推動所謂名著閱讀,去推動所謂的整本書閱讀,基本上是死路一條。

3

高中時,有同學極愛讀武俠小說,一天一兩本的速度往下看,差不多把書店的武俠小說都租了個遍。

一天,我拿過他看的一本小說,看小說的名字,沒看過,再看作者,是金庸巨著。當時就覺得有一點奇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一部《越女劍》,金庸先生一共就創(chuàng)作了這么15部武俠小說,沒聽說這部巨著啊,搶過來翻了翻,覺得全然不是金庸小說的味道。情節(jié)上漏洞百出,語言上也啰嗦沉悶。

后來,又看到他拿了什么金庸新著,金庸原著,甚至是全庸著的武俠小說,才突然明白過來,原來是蹭名人,大約和今天拼夕夕的路數(shù)差不多?!疤柕紫?,并無新事”,這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那時候,就有同學在一起爭論誰的武俠小說更好,有的喜歡金庸,有的喜歡古龍,還有的喜歡梁羽生,讀得再廣一些的,就覺得還珠樓主寫的《蜀山劍俠傳》當推第一。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的爭論不會有任何結果。可能因為每個人個性不同,所以喜歡的作家作品也會有所不同。但對于同一類作品而言,大家還是會有一些共識,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堪稱這類作品中的頂級之作。

在選擇讀什么書的時候,還是要有意識選擇那些同類作品中的頂級之作來閱讀,才會有更大的收獲。

4

我們家長和老師,大多愿意讓孩子讀一些名著,除了為了考試,也是為了人生,這個想法沒毛病。

雖然在一些高校專門開設了金庸研究課,就像《紅樓夢》研究,魯迅研究一樣,但很少有人會把金庸的武俠小說當成名著??傆X得武俠和四大名著比起來,和詩詞歌賦比起來,似乎有一些不入流。

我有一個特別喜歡的公眾號——“六神磊磊讀金庸”,作者六神磊磊原來是新華社的記者,后來辭了體制內的工作,專門以寫公眾號為生,以讀金庸為主業(yè)。

他對金庸的小說實在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程度,甚至每一個細節(jié)都能夠信手拈來。也正因為如此,他有一個令人羨慕的本領,能把對熱點事件的觀察與思考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天衣無縫般地結合起來,談得既風趣幽默又耐人尋味。

當然,他能做到這些,不僅僅是因為金庸的作品讀得特別熟,他的讀書量也極大,涉獵極為廣泛,他所寫的讀唐詩的文章也頗見功力。

這給我很大的啟發(fā)。每個人都應該通過廣泛的閱讀和生活實踐,找到與自己性情相投、精神相契作家或作品,反復閱讀和品味。

這位作家,這部作品,就慢慢會成為你認識社會,思考現(xiàn)實的有力武器,成為你的近衛(wèi)軍,能夠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

5

今年年初,偶然間看到這樣一則關于金庸小說英文譯本出版的新聞:

今年2月,由英國出版社出版的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第一卷)英文版正式上市,不到一個月時間,在英國亞馬遜上已經(jīng)榮登暢銷書榜單,進入第七次印刷。這是此書第一次被翻譯成英文,雖然此前金庸已有三本小說被翻譯成英文,但似乎都反響平平。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金庸的小說仿佛當年“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一樣,在華語世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之前在歐美國家卻并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力。這是為什么呢?

不僅僅是因為小說中那些神奇的武術招式不好翻譯,更因為背后的歷史文化的背景,不容易被理解。

而之所以這一次的翻譯取得了如此的良好的效果,是因為譯者做了一個精心的導讀,該導讀具體介紹了故事的發(fā)生背景。

除了導讀,還在正文中對歷史人物、事件和一些中國特有的概念做了文字注釋。如什么叫“江湖”、“武林”,中國兵器與西方兵器的對比等,不僅有文字注釋,甚至還有圖例。這對于讀者理解書中的各種情節(jié)設定和人物命運安排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多西方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把《射雕英雄傳》和他們熟悉的《權力的游戲》或《魔戒》聯(lián)系在一起了,認為郭靖很像《權力的游戲》中的雪諾,英國媒體也把金庸稱之為“中國的托爾金”,雖然可能有一些誤讀,但是這卻是西方讀者理解金庸小說的最佳途徑。

換一個角度來說,我們在閱讀西方文學作品時,也一定可避免地會帶上自身文化和閱讀經(jīng)驗的烙印。

如果想要更深入地閱讀西方文學作品,能不借助翻譯直接閱讀某一種語言的原著當然是最好不過,除此之外,還要對西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有相對深入的了解才行。

6

由金庸小說拍成的電影或電視劇的數(shù)量可以說不計其數(shù),金庸先生的幾乎每一部武俠小說都有被拍成過電影或電視劇的經(jīng)歷。甚至諸如《射雕英雄傳》等代表作,會被改編成很多個不同的影視劇版本。

當年83版的《射雕英雄傳》引入大陸播放時,可以說到了萬人空巷的程度。大家每每回憶起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必定要提及這一版,把這一版奉為電視劇改編中的經(jīng)典。

但之后的各個版本,無論是絲毫不差地照著原著拍攝也好,還是在原著基礎上改編也好,都遭到了大量的吐槽。制片人、導演,還有演員也很委屈,他們覺得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要把片子拍好,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不滿意呢。

一方面,與八十年代初相比,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有了更廣泛更多樣化的娛樂方式,因此審美要求和審美品位就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這些制片人、導演和演員,他們沒有弄明白一件事:影視作品雖然相對于文字來說,有其長處,更直觀,更形象,但是也有其短處,那就是畫面一旦定格,就失去了進一步想象的空間。

在閱讀一部文學作品時,會有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xiàn)象。金庸筆下的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在每個人閱讀時,頭腦中浮現(xiàn)的形象也一定各個不同,所以無論是哪個演員飾演相應的角色,一定會有讀過原作的人會覺得那不是我心目中的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

這正是文字的魅力,文字的描述不是完全定型的,而給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間。每個讀者都可以依據(jù)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進行再創(chuàng)作,而這是任何影視作品,任何特技特效所不能及的東西。

因此,觀看影視作品不能替代文字閱讀,還是要踏踏實實讀一些文字作品才好。最好的文字,能給人的頭腦以最好的營養(yǎng)。

7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到現(xiàn)在,我還對這首《舟夜書所見》印象很深刻,還能很流暢地背誦下來。這是我上小學時課本里的一首詩。

不過,直到上了高中,才在偶然間知道,原來這首詩的作者查慎行是金庸的先祖。金庸稱他為“初白太公”。金庸后來寫封筆之作《鹿鼎記》時,全書五十回的回目都用的是查慎行《敬業(yè)堂詩集》。

浙江海寧的查家,是當?shù)氐拿T望族,書香世家,有“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美譽。金庸先生就是在這樣的書香環(huán)境中長大。這能很清楚地解釋為什么他的作品中會有那么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當老師這么多年,經(jīng)常會有家長問我:“老師,我們家孩子不喜歡閱讀怎么辦?”其實,最要緊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如果家里面整天抽煙喝酒打麻將,孩子恐怕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愛上閱讀。

現(xiàn)在,相當一部分家長意識到了抽煙喝酒打麻將對孩子的教育不好,已經(jīng)改進了許多,也開始高度重視起教育來了。

但相當一部分人重視教育的方式有一點奇葩,他們眼睛眨都不眨地一擲千金萬金地給孩子報各種課外輔導班,但說讓他給孩子買幾本書閱讀就肉疼得很?;蛘咭幌伦踊◣装偕锨зI來一大摞各種習題集輔導書,但讓他買幾本真正有價值的適合中小學生讀的書就肉疼得很。

六神磊磊在一篇名為《最好的學區(qū)房,是你家里的書房》文章中,通過對金庸先生求學經(jīng)歷的回顧,論證了一個觀點:“最好的學區(qū)房,其實不貴,別人也搶不了的。那就是你自己的書房?!蔽乙詾榇搜陨跏?。

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請從培養(yǎng)你自己的閱讀習慣開始,請從建設你家里的高品質的閱讀空間開始。

附:

我的大學同學,現(xiàn)在的同事海榮老師,驚聞金庸先生辭世,作詩一首,親手書之,以悼念金庸先生。我讀后頗為感動,附于文后,供大家欣賞。

莫遣西風作怨聲,

天庭此夜笑分明。

先生妙筆仙家去,

不獨人間俠客行。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http://eatcooks.com/a/jiaoyu/20181116/18466.html上一篇:上一篇:老師,不應該淪落為“段子手”
下一篇:下一篇:沒有了